甲减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有结节不要慌,教你如何自检良性结节
TUhjnbcbe - 2025/4/28 22:49:00

息肉,结节,增生,囊肿……身体不经意间会长出一两颗甚至一撮“小肉疙瘩”,它们或与人体和平共处,或伺机而动变身癌细胞。这些身体多余的异物,从诞生到癌变到底有多远?

结节,影像学上一个描述性的名词,它的本质是体积较小的肿物。它可能藏匿于身体任何部位:皮下,乳腺,甲状腺,肺部……

体检报告上的“结节”二字,曾让不少人寝食难安。事实上,结节与癌症相差甚远。

肺结节,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是检出率最高,最常见的三类结节。目前中国有一亿肺结节患者、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约为20.43%,差不多5个人中就有1人。

面对结节,既不必过度担忧,更不应置之不理。

乳腺结节是乳房里的“肿块”。它不算是一种真正的病,更多的是某些疾病的表现,比如乳腺增生,乳腺纤维腺瘤,乳腺癌等。症状表现为:触摸到乳房肿块、月经前乳房胀痛,甚至肩背部疼痛,经期后逐渐自行缓解。95%以上良性,极少数恶性。

乳腺结节病因是乳房发生感染或损伤,或是内分泌紊乱,基因突变等刺激细胞增殖。高发人群常见于30~50岁女性。或有过明显家族病史、过度肥胖,喜欢高脂肪饮食者、长期内分泌紊乱者。

日常需要多注意及时纾解不良情绪,选择尺寸合适的文胸,乳房发现有肿块时不能随意按摩。

甲状腺结节多长在“喉结”下方,气管两旁的甲状腺内,通常是体检做时偶然发现的。症状表现为:声音突然嘶哑、饮水时呛咳、出现吞咽及呼吸困难,耳朵及肩部有放射性疼痛。95%以上良性,极少数恶性。

甲状腺结节病因可能和遗传,甲状腺囊肿,慢性炎症,高碘或缺碘,电离辐射等有关。

高发人群常见于有及安装线家族遗传病史者;女性也是高发人群,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:3.83;长期接触放射线的人;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碘的人。

日常需要多注意调节情绪,少生气;不宜多吃海产品等刺激甲状腺肿大的食物;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,避免熬夜、过度劳累等。

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病灶,我国肺结节患者约有1亿。主要表现症状是干咳、白痰、胸闷。癌变可能为2%~3.6%恶性,绝大部分是良性。

病因可能是由于吸入过多灰尘等物理刺激或肺部炎症等。

高危人群年龄≥40岁,且有以下任何一项危险因素者:吸烟或长期被动吸烟者;从事粉尘重的工作的人;肺部受到病菌感染的人;长期身处空气质量不好的地方。

日常需要注意:如果吸烟的话,首先应戒烟;定期体检,高发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。

尽管结节发病率高,也不必过分恐慌和担忧。结节多数是良性的,可与人长期共存,不会对健康造成较大影响。

推断结节的性质要通过触诊结合影像检查。医学影像包括超声、X线。CT、磁共振、PET-CT等检查。

良性结节随诊3~6个月,如果1~2年内没有太大发展,不用过于担心,定期复查即可。

有的结节虽然是良性的,但它可能引起局部疼痛等症状,或是长在特殊部位,要及时干预。如:有的肺结节伴随炎症感染,可能引起咳嗽胸闷,需进行对症治疗;有的甲状腺结节会压迫气管和腺体,诱发咳嗽,甲亢或甲减等,需进行切除。

一旦发现恶性结节,需根据医生建议及时清除。除了常规体检,像甲状腺结节,乳腺结节,平时也可以通过触摸来自检。

良性结节一般边缘清晰,触感类似嘴唇或鼻尖,触摸可能有痛感,可移动,增长速度较慢。而恶性结节形状不规则,边界不清,触感类似额头,触摸不疼不痒(皮肤结节除外),活动度较固定,不可以动,增长速度较快。

特别注意: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,也不可能单靠触诊判断结节良恶性。所以对于有恶性风险的结节,穿刺活检或通过切除结节后进行病理诊断才是确诊“金标准”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有结节不要慌,教你如何自检良性结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