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打疫苗比夏天更好?
疫情来了再接种?
针对疫苗接种的种种纠结
中国工程院院士
上海交通大医院院长宁光
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
一起来看看吧↓↓↓
纠结1:疫情来了再接种?
答:疫情前接种非常重要
截至6月2日,上海市累计接种超过万剂次。对于接种疫苗,宁光坦言——
在广州正在发生小范围疫情,当地居民踊跃注射疫苗。这时候注射疫苗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,真正建立起有效防疫的时间更长。
接种疫苗在小规模发生疫情的时候好呢?还是在疫情发生前注射疫情好呢?宁光给出了肯定的回答,在疫情发生前预先注射是非常重要。
目前,部分人有侥幸心理,认为上海疫情防控非常好,不注射疫苗也没问题。对此,宁光指出——
大家应该看到,等国际交往越来越恢复到常态的时候。如果我们没有形成免疫屏障,压力就会加剧,也有可能会发生疫情。因此,现在需要上海市民都参与踊跃注射疫苗。
纠结2:会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?
答:安全性非常高
宁光指出,国产新冠疫苗安全性非常高——
医院已经全员完成疫苗注射,也对其中个人进行了长期观察,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,出现感冒感觉稍微一点的疲劳感确实有存在的。观察结果同时看到——
95%的人总的抗体增高
91%有中和抗体
在这次整个新冠病毒防控中,不仅是在武汉打了歼灭战,而是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。“中国产能明显扩大,中国疫苗产能高而且安全,抗体持续时间半年左右。”宁光认为,WHO将我们的疫苗列入紧急使用名单,就是最好的佐证。
■科兴新冠疫苗正式列入WHO紧急使用名单,世卫组织表示,现有证据证明——
接种两剂次科兴疫苗对所有出现症状的新冠肺炎保护效力为51%
而在重症保护方面,具有%的效力
■对老年人也起到保护作用。国药新冠疫苗也被列入紧急使用名单,预防出现症状和重症的保护率为79%。
宁光提醒,市民也要注意疫苗接种后急性过敏反应的防护。注射疫苗后要求半小时观察一定要做到,急性的过敏反应就能大大减少,万一发生过敏反应就能进行有效救治。
纠结3:秋冬打疫苗比夏天效果更好?
答:接种的最好时机是夏天
宁光也注意到很多市民另外一种侥幸心理,夏天不要注射,到冬天注射——
在炎热地带,哪怕是夏天新冠疫情也有可能发生。不管是在印度,还是在我国广东天气已经比较热了,病毒还是在传播。这也在提示,病毒的生存力在增强。
另外,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有不一样,和季节没有明显的差异。其实接种的最好时机就是在夏天。夏季本身病毒的传播力稍微有点下降,这时候建立的人群免疫屏障更加牢固。
新冠灭活疫苗截至目前已经获得9个多月的抗体检测数据,数据显示抗体仍有一定水平,后续会持续加强监测以进一步观察抗体的维持时间。
抗体的衰减不代表没有保护力,我国现在当务之急是提高全民接种率,建立免疫屏障,为尽早打开国门,恢复到疫情前正常生活做准备。
纠结4:疫苗对变异的病毒会失效吗?
答:尚无证据证明会失效
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之一,它的增殖要依靠活的细胞。在增殖过程中,病毒会发生变异。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,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疫苗失效。
从现有的数据表明,我国的灭活疫苗对南非变异株、英国变异株、巴西变异株均仍有保护效果,而对印度变异株的相关研究正在开展。
疫苗接种后,虽然可以产生免疫力,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感染风险,但疫苗保护作用不是%。即使打完疫苗,也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离等,个人防疫切莫松懈!大家更不要觉得打了疫苗就没问题,个人防护非常重要。
纠结5:基础慢病的老年人接种疫苗有风险吗?
答:不同类型对号入座
宁光认为——
健康状况稳定,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,建议接种。
如相关指标控制不稳,或处于急性发作期,则建议暂缓接种。处于稳定期的患者,接种疫苗前后,仍应按医嘱用药,包括高血压患者、糖尿病患者、甲减患者使用的常规药物。
如果目前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,包括酮症酸中毒、高渗状态、乳酸酸中毒等,或者上面提到的这些急性并发症痊愈没有满2周,暂时不要接种疫苗。
糖尿病合并慢性发症的发作期,如心梗、脑梗、心衰等暂时不要接种疫苗。
糖尿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或药物治疗,空腹血糖小于等于13.9mmol/l的,可以正常接种。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(包括胰岛素),均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;一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参照二型糖尿病相关标准。
关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
这些最新情况你都清楚了吗?
疫苗接种,人人有责
快告诉身边人一起来打疫苗吧!
来源:劳动报
原标题:《还有人在犹豫!疫情来了再接种?秋冬打比夏天更好?病毒变异疫苗就失效?会有严重不良反应?院士最新解答!》